诺贝尔奖的肖像谁画的?

每年的诺贝尔奖在公布获奖人时,大家最先看到的都是一幅线条简约的画像,而不是获奖人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难道使用照片不更好么,为什么要用画像?这些画像又是谁画的呢?_诺贝尔奖的肖像谁画的?

每年的诺贝尔奖在公布获奖人时,大家最先看到的都是一幅线条简约的画像,而不是获奖人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难道使用照片不更好么,为什么要用画像?这些画像又是谁画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2012年的一场“意外事件”说起。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el Mokyr、Philippe Aghion和Peter Howitt,图片来源:Economic Forces

2012年,一位叫尼克拉斯·埃尔梅赫德(Niklas Elmehed)的艺术家成为了诺贝尔奖的艺术总监,当委员会告知他获奖者名单时,他犯难了,因为他确实搜索不到获奖人的照片。

但事实上,很多在自然科学以及其它领域有造诣的获奖者都非常低调,并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媒体镜头前抛头露面,更多时间是沉浸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在网上根本搜索不到几张合适的、能用的照片,大多数是模糊的合影,甚至可能连一张合影都搜不到。即便能找到高清的照片,还得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搞定图片版权的问题,但这就容易造成获奖者名字的泄露。

因为按照当时的保密与统一性需求‌:诺贝尔奖的提名过程严格保密,提前去给对方拍照、向本人或亲朋索要照片、或购买图片版权等等,都会直接造成信息外泄。

而眼看马上要公布名单,时间不多了,怎么办?此时尼克拉斯突然想到用黑色马克笔绘制肖像草图、并配以鲜明的色彩,以画像的形式来公布各项获奖者这一主意,这样不就解决燃眉之急了吗?

尼克拉斯·埃尔梅赫德(Niklas Elmehed),图片来源:X @NiklasElmehed

“这就像是在与时间赛跑,需要高度的训练和充分的准备。” 尼克拉斯回忆道,“当时的氛围非常特别,仿佛置身于龙卷风的风眼当中。我的作品将在发布后瞬间传递给数百万人,这种体验对于一位视觉艺术家而言无疑是极为独特的。” 

确实如他所料,这次以画像去公布获奖人的形式好评如潮,反响强烈,于是在那之后,这种方式就作为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尼克拉斯创作作品,图片来源:X @NiklasElmehed 

画像取代照片,由此做到了视觉风格的统一,同时兼具艺术表达‌:以卡通或现代艺术风格呈现,突出了获奖者的人文精神,与普通严肃照片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反差。同时得益于尼克拉斯的精湛画技,寥寥数笔,就凸显出了各奖项得主专业与性格的差异,而且尼克拉斯还时不时在画作中融入一些小彩蛋,增加了趣味性。

另外,尼克拉斯画画有一个显著的有点,就是快!据说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Patrick Modiano的画像他35分钟就画完了,也就是咱泡了一桶方便面并吃完的功夫。 

当然除了快,他画得也好看。这其实不仅展现了他的绘画技巧,也体现了他对作品的责任感,同时也是对获奖者和全世界观众的尊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所有获奖人,以他们的智慧和所取得的成就,真的配得上这个奖,另外还有一幅漂亮的肖像画。 ”

而在颜色搭配上,作为瑞典人的他,一开始选用的瑞典国旗配色来呈现,也就是蓝色和黄色。

201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Jeffrey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Young,图片来源:Current Exchange

而在2017年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以金色呈现获奖者名字,于是尼克拉斯从2018年开始将金色元素融入到肖像画中。画像上的金色部分使用的并不是普通的金色颜料,而是一种可以用特殊胶水涂在画上的超薄金属箔。这种独特的绘制技巧,使得白色背景上的金色部分与黑色轮廓相映成趣,为画像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尼克拉斯认为,金箔的运用与古代圣像画有着深厚的渊源,这种材料可以为肖像画带来古老传统与数字时代图形风格的完美融合。

尼克拉斯创作作品,图片来源:X @NiklasElmehed

尼克拉斯创作作品,图片来源:X @NiklasElmehed

尼克拉斯创作作品,图片来源:X @NiklasElmehed

故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认为尼克拉斯是无比幸运和幸福的。幸运指的是,他当初“以画像代替照片”的决定非常正确;而幸福则是指,他是除了诺贝尔委员会评委以外,最先知道各奖项获得者的第一人。

但小编也要不合时宜的问一句:真的“幸福”吗?提前知道了这个备受亿万人瞩目的大奖获奖人,但又必须憋着不能说出去,估计说梦话也要防着,不怕憋出病吗… …(作者/ 兰红超)

相关推荐

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