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鸟|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重点推荐艺术家

故宫博物院,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见证了华夏大地的文化变迁,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同时北院建成,故宫将迎来双院时代,是对中国文化和..._华鸟|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重点推荐艺术家

图片 2

故宫博物院,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见证了华夏大地的文化变迁,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同时北院建成,故宫将迎来双院时代,是对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和促进,必将载入中国艺术史册。值此盛事,特邀多位艺术名家共同为故宫百年华诞献上艺术厚礼,本次重点推荐当代艺术家华鸟老师,让我们一同窥见中国式现代化艺术发展脉络,为未来艺术创作提供宝贵启示与影响。

图片 4

《1500印》十大组印系列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周年,华鸟发表的《1500印》作品是将印章这一世界非遗技艺与当代观念结合,以篆传情,用非遗献礼。

《1500印》是经过八年而篆刻创作完成的,由1500多方印章组成的的十大系列组印,并制作相应的印谱数百册;将印石、纸张和印泥的物质性与创作题材的精神性交织而产生的张力,以及惊人数量的印章和印谱,这是一大创举。

图片 1

《十二本命佛》朱白文12方

华鸟,当代艺术家,中国当代前瞻型艺术家。以《宇宙系列》、《圆系列》、《瓷与石系列》、《无限系列》、《共生系列》、《X&Y系列》《1500印》等为主要代表作。

自幼丹青,2009年入选《中国优秀艺术家油画排行榜500位》。《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授予世界易学文化和谐大使奖、世界易经大会学术导师奖、绘画艺术大师奖。参与国内外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院、美术馆、机构以及藏家收藏。

国家一级美术师。CCTV《艺术传承》栏目特聘客座教授。CCTV《中国艺术家》栏目终身艺术顾问。美国道格拉斯大学艺术荣誉博士学位。

图片 3

《八十八佛》朱白文88方

评论:

“凡读过华鸟这些年来创作的大幅绘画作品的朋友,大都以为她就是一个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画家。其实,华鸟是一位从传统艺术出来的艺术家,她曾经师从海派巨擘吴昌硕一门的曹简楼先生,学习传统的书画篆刻,后又随海上石雕名家丁伟鸣先生研习篆刻一道,因此篆刻艺术的创作于她而言,不是新学,而是再作冯妇而已。

华鸟是一位有思想并有意思的艺术家。以我对于当下的中国视觉艺术界、特别是书画界所观察到的经验,大抵做当代艺术的,是绝不会去做传统艺事的,做传统艺术的也不肯去玩当代观念表现的,然而华鸟是个例外,她模糊了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边界,不仅把当代艺术做得风生水起,传统艺术也未放下——传统的书法、国画、篆刻艺术的创作,在其近年来的艺术生涯中也占了不少比重。她创作的朱、白文《心经》组印、《十二本命佛》、《八十八佛》、《二十六菩萨》、《五百罗汉尊者肖形印》、《易经箴言》、《道德经箴言》、《花草药集》,《对句章》组印等作品,可见其用心所至。

——朱来扣(艺术评论家)

 

图片 6

《心经》组印 朱文51方

评论:

刻“心经”这类佛学名典还是很有“风险”的事:按“对应”美学原则,你得让篆刻带上“心经味”,就是说,你不能只由着自己的性子刻画;因刻“心经”与刻人名比,得带有特殊的佛学烙印,即得带上特有的文化意蕴,说得简单些,那50个印章,既然都取自于心经,那就至少得统一有“禅意”,甚至还得根据每个印章的不同内涵,给予艺术定位,其中还得考虑怎布局等等。具体起来,还得透出特殊的气息、趣味,落实对应的刀法、线条等。

    所幸慰的是,华鸟在这方面可能是意识到的,所以在许多时候,她的作品中都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情态,好像真的没有什么肝火,这倒是弘一法师笔下的气息,如真这样,那是种什么境界了?那是很值得欢欣鼓舞的。

——方立平(文艺评论家)

图片 5

《二十六菩萨》朱白文26方

阐释:

我在篆刻全过程中,首先选择印石,根据印石的天然纹理和颜色进行创作,因石施艺、因色取巧‌,主要材料:青田石、寿山石、广东绿和山炮绿、云南水墨冻石、四川雅安绿等印石。

在决定内容、设计和篆刻时,通过多年对佛学、道德经、周易、花草药等传统题材的研究和积累,将这些题材与当代问题以及视觉进行对话,对各种印石进行最大程度的活用;‌万事万物皆可入印;在方寸间尽显舒卷从容,游刃有余,边款抄刀需如笔书纸,浑厚生动,点画光洁,具有刀笔融合之趣味。目的都是将历经亿万年的美石变成各种题材的组印。

图片 7

《十六佛》朱白文16方

中国有常言:庚子多灾。我切换了创作的系列,2020年疫情期间专心篆刻。在对命运不可控的实际体验中,保持那种对好运和美好的祈求,对人生态度向善和肯定的‌方向的行动中,我完成《1500印》和《X&Y系列》等作品,就像迎接未来的创作果实,如获新生。人类在现实中重蹈覆辙。跨过了鲜血的祭坛。福泽重生。

图片 9

《五百罗汉尊者肖形印》人物朱文500方

生命有目的吗?如果有,那就是在纵向提升认知,直达对宇宙以及生命本质的认识。

什么是值得我创作的?这意味着是否值得用生命去创作。

在大时代、全球化的、AI时代的面前,是不是有种焦虑?尽管种种情形的日夜突发,我思考的那种诗意的、古典的、哲理的、那种慢的意义,让人依依不舍,我想着终有一天要完成的那些篆刻作品的思绪不断变强。

图片 8

《五百罗汉尊者肖印镜相图印谱》华鸟制作

2009年篆刻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即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作品有思想就是艺术家在思考传统和当代的辩证和融合。在沿着印章的形成及沿革发展史实上,我创作出几千方印。

篆刻,就是要将生命的存在落实到刻刀的动作中,就是要有本事去开石,为自己与远古、与信仰、与灵魂连结,在精神和物质的存在中不断往返,将心思铭落于天地方寸之石,成为文字、图案和符号,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的三角区域中,将印石与篆刻的连接视之为无法抗拒的珍贵的实践,从而确认一种生命的状态和价值。暗藏着关于工业文明带来的拷问,以及守护那份无法被算法解构的信仰的、诗意的灵魂的隐喻。

——华鸟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